企業(yè)參展新聞稿怎么寫?宣傳不是小事。在互聯網時代,任何與企業(yè)相關的東西,無論大小,都可以成為對外宣傳、促銷或品牌形象塑造的一個切入點。參加展覽是必須大力宣傳的事情。如果你參加一個展覽,不使用網絡時代的“營銷工具”軟語言營銷進行網上宣傳,只有你知道結果,這將是毫無意義的。
既然是軟語言營銷,那么宣傳的基礎就是“軟語言”;就展覽而言,它是展覽新聞稿。要扮演“銳利武器”的角色,我們必須先為展覽準備新聞稿。
有些人認為寫一篇軟文章非常簡單,特別是對于新聞發(fā)布的類型,比如活動新聞發(fā)布,它們有一個固定的和適用的結構。第一段是關于時間、地點和事件,第二段是關于舉辦活動的目的,第三段是關于活動的主體。然后,在第四、第五和第六段,列出參與者并引用他們的發(fā)言。后,在第七段,寫一個簡短的總結,這樣可以很容易地完成。
如果只是簡單的報道,用這種方式寫作是沒有問題的。然而,如果目的不僅是報道,而且是宣傳,這樣的結構遠遠不能滿足需求。就像上面提到的“紅包活動”,它只描述了活動的開始,但是吸引人的是什么呢?
因此,參與的新聞發(fā)布應該發(fā)揮軟語言營銷的作用,進行結構性變革。
首先,“時間、地點和事件”的組合不應該用在開頭,而應該是本次活動的亮點總結,吸引人的東西應該放在顯眼的位置,以鼓勵用戶繼續(xù)閱讀。例如,展覽會的盛況、參觀者的評價或展覽會上產品的獲獎情況等。將簡明地反映在第一段中。然后,根據第一段的重點,對以下內容逐一進行詳細展開。
在這個過程中,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簡單的產品信息和企業(yè)介紹的長度必須控制在100字以內,好用一兩句話來概括。因為這方面的內容太多,不符合“軟營銷”的屬性,會影響閱讀的樂趣。但是展會新聞發(fā)布本身就是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的產品,那么如何處理這個矛盾呢?
事實上,解決這一矛盾的辦法在于第一段。因為展覽過程中的亮點已經在此期間進行了總結,并且產品信息和企業(yè)介紹都包含在這些亮點中。通過這些亮點,它不同于簡單的描述,而是經過了加工,從而可以減少閱讀善意的麻煩。例如,通過重復大眾的評價,就相當于把產品的優(yōu)點變成一種更有效的方式,用軟語言來展示它們。參加展覽會是一件值得企業(yè)大力宣傳的事情。因此,有必要為展會準備高質量的新聞稿,充分利用軟語言營銷這一利器,大限度地利用資源。